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流行產業與流行美感價值

也許有很多學者會質疑為什麼大學要設美容美髮這類技術型科系?這些工作不事高職畢業生就可以勝任了嗎?如果單從工作勞力付出這個觀點來看也許沒錯,但現在的產業趨勢已經從“做”邁向“創”的層面。早已經不是20年前所謂的美容美髮業在小店面內替客人服務,從單一個體小規模勞力付出,邁向連鎖大規模國際化銷售,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近年來韓國流行產業的發展。若說純粹“做”化妝品這件事,台灣與韓國差別不大,但透過韓劇以及週邊行銷如韓星代言、戲劇置入、文創整合,以及旅遊觀光整合之後,韓國一舉成為全球重要的流行輸出中心,其所引領的整體產業的國際發展。


舉例來說,遠見雜誌2012年由林士蕙主筆的「亞洲第三大化妝品牌, 搶攻漢方美容商機 」中提到韓國「愛茉莉太平洋」公司,2011年該集團營收約2兆5547億韓圜(約合台幣674.9億元),是全球第16大化妝品集團,營收能超越它的亞洲品牌,只有日本的資生堂與花王而已。公司重要的行銷策略就是:找知名女星代言打造知名度。隨著影視韓流席捲華人市場,該集團另一知名品牌,就是由韓國一線女星宋慧喬代言的蘭芝(LANEIGE),主打大學畢業至30歲女性客層,曾在大陸創下3天100萬人民幣的超強業績。重點在於國際市場產品好只是基本的,企業必須創造出“視覺上的認同”,也就是服務設計(Service Design)中談到“被顧客認知並認同的部份才是有價值”!沒有價值的商品,根垃圾有何差別?你送他還嫌麻煩!很明顯的,韓企在良好產品基礎之上,結合型式塑造(戲劇)與偶像代言行銷,創造出非常成功的國際流行產業銷售網絡。

台灣早期以理工為重的背景,養成企業習慣專注於生產製造層面,但很顯然,在有大量選擇的國際市場之中,產品必須擁有更多被認知與認同的價值,這些許多就要靠彩妝師、髮型師來巧施魔法,把產品內看不到、體驗不到的品質,轉化為可以看得到體驗得到的型式!投射到不管是國內或國際知名的焦點之上。美容美髮在台灣教育界依循早期定位於家政服務與生活服務層面,應該更積極朝向設計層面,高中職從技術學習到大專邁向設計型式與意義來探討,涉足心理、行銷、服務、管理層面。儲備人才作為提升產業發展的基礎。

國際級的技術與設計競賽,就如同一次大型會考,將全球產業人才集聚在一起觀摩分享彼此經驗與發展, 激盪出更多的流行創意。除了華夏科大之外,國際競賽場合還可以常常見到其他很多非常努力的老師與學生,並獲得非常好的成績。台灣有好的流行設計技術人才,有強大的妝品製造生產企業,也有不錯的影視音樂創作公司,缺得就是整合運用,整體提升台灣流行產業競爭力。分享2011年華夏科大學生到日本參加SPC 全日本理美容選手權大會的紀錄,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台灣技職教育其實真的很用心,到公認亞洲流行以及職人精神的發源地日本比賽一樣能拿到金牌冠軍。若是有機會與資源好好培養,誰說不能創造從台灣吹向全亞洲甚至全球的流行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