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華夏科大閃耀 2014 第十屆教育部技職之光 再創教學卓越典範

教育部吳思華部長(右三)親自頒獎表揚華夏科大卓越成果
華夏科技大學獲頒技職教育的最高榮譽「技職之光」,辦學卓越有目共睹。技職之光大獎金年已經邁入第十屆,本屆頒獎典禮已於12月2日於台大校友會館盛大舉行,華夏科大妝應系郭奕瑄同學上台接受教育部吳思華部長親自頒獎,華夏大家長陳富都校長及指導老師石美芳副教授與有榮焉。根據教育部表示,今年參與競逐技職之光的申請者高達4,171筆資料,為歷年來新高,經教育部召開遴選會議後,本年度一共頒發 28件,包含「競賽卓越獎」12件、「技職傑出獎」16件,共42人獲得表揚,堪稱千中選一,每位得獎者皆實力堅強、成就非凡,絕對都堪稱技職學生的最佳典範。郭同學在石老師的指導之下,以2013日本SPC理美容選手權大會競賽--宴會髮型Party Hair組銅牌季軍、國際組銀牌亞軍,及2014香港亞洲髮型化妝大賽全場髮藝總冠軍(Hairstyling Overall Champion)、女士宴會髮型 –長髮組冠軍(Ladies Party Hairstyle – Long Hair ),在亞洲流行薈萃日本及東西文化交融香港,兩地兩場重要的國際競賽共四個重樣獎項成就,以優異的彩妝、髮型設計的整體造型實力,成為競賽卓越獎得主。

郭奕瑄選手與李蕙瑄模特兒同學,一起上台接受頒獎
郭奕瑄談到一路從造型新手到技職之光的心路歷程,從各個國內大小美容美髮競賽開始,從靜態的紙圖到動態的真人,期間有太多的逆境挫折讓人想放棄,但是每當疲憊的時候就會提醒自己,前面一定還有更美麗的風景,前面一定還有值得追尋的價值,告訴自己必須堅持下去,就算夜深人靜拖著疲憊的身體,在日覆一日練習之後成績還是不如意時,也要相信自己做得到。那是一種信念,不讓自己也不讓眾多支持的親友老師失望的意志力,依循老師指導的方向,不斷不斷重複找出更快、更好、更美的技藝方法與呈現型式。過程中,真的可以體會吳寶春師傅日夜不斷嘗試找出更好吃麵包的奮鬥精神,重點不是最後得獎的作品,而是不服輸不放棄的歷程,用一次次的失敗墊高自己的層次,直到最後能摘到勝利的閃耀之星。當天活動採訪現場除郭同學之外,另有最美麗的模特兒套國際金牌整體造型分享最美麗的生活應用藝術。

妝應系陳哲鑫主任的大力支持,終於獲得甜美果實
指導老師石美芳已經是第二次指導出技職之光得奬學生,包含第八屆的賴柔君同學,在校方的支持之下,成為雙北地區表現最佳的科技大學,用成績證明華夏的教學實力。根據調查,美容美髮師已經成為現代國中女生前三名未來理想職業。綜觀國際之間軟實力文化競賽,南韓在塑造流行進而創造商機的策略上已經有相當成功的效果,台灣也應該好好思考,我們可以培育出沙龍店裡剪一個髮型收500元的基礎髮型設計師,也可以培育出創造風靡全亞洲新髮型風潮的髮型設計師,間接創造上億元的流行產值,只需要我們願意投入更多資源與心力。真心期望,技職之光不會是一年一度的大拜拜,而是一個國際級人才茁壯的開始,10年後能真正為台灣創造更美麗的產業未來。

指導老師,最美麗的模特兒,以及選手畫成的美麗風景

陳富都校長(中)親臨會場帶領得獎團隊

郭奕瑄優異的表現成為現場媒體的寵兒,傳達出正向學習能量

親人的支持,成為奮力進步最主要的動力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教育部技職之光 華夏科大教學卓越獲媒體熱烈報導

華夏科技大學榮獲教育部頒發2014第十屆技職之光。技職之光是教育部表揚年度全國最優秀的教育學習模範,堪稱技職教育的「奧斯卡獎」,是各校學校教學品質的大考驗,也是關心自己未來升學的重要參考依據。華夏科大是繼第八屆賴柔君同學之後是第二次獲得這個殊榮,頒獎典禮當天獲得許多媒體熱烈採訪報導,感謝公視新聞節目特別播出,自由時報與中國時報同步於報紙及網站刊出、蘋果日報即時新聞網站,記者朋友的照片都顯示出郭奕瑄同學的巧手無敵,創造出讓人無比驚艷的化妝造型藝術,及人間福報、醒報眾多媒體報導與轉載。台灣高等教育爆炸,要如何在茫茫“學海”之中選擇升學管道?千萬不能不看學校是否用心支持學生朝向頂尖人才邁進的實際行動,DARE TO DREAM,華夏科大實力有目共睹。

自由時報技職之光華夏科大報導,網站版面經過重新編輯,著作權屬於媒體所有


中國時報技職之光華夏科大報導,網站版面經過重新編輯,著作權屬於媒體所有


感謝蘋果日報技職之光華夏科大報導,網站版面經過重新編輯,著作權屬於媒體所有
指導老師石美芳,也是第八屆賴柔君,第十屆郭奕瑄兩位的指導老師表示,很高興能培育出優秀的人才,創造新的美感技藝生活產業,同時呼籲教育部,老師指導學生發表論文進而列入作者,都有相關學術獎勵標準,也可以作為教師升等審查佐證。但老師指導學生競賽,在各大國際場合證明技術職能的優秀卓越,卻只能依靠各學校內規,給予相關獎補助,希望未來也能作為技術升等的重要參考資料,讓更多老師願意花心思與時間培育更多頂尖技術的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