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自我演飾的意義與作為:從最古老的面具來談Perceptual Bridge

今日讀到新聞有關於“最古老 9000歲面具現蹤耶路撒冷”,可以佐證在人類文明初始之期,已經有自我演飾(表演與裝飾)的實際行為,以人代神(鬼),其中面具作為一種感知橋接(Perceptual Bridge)的工具。深入來談,古人類早已發現自己可以不是自己,自己可以透過行為表演與外部妝飾等方式,去陳述另一種故事,「我」除了具有本體性,也具有外體性。但個體在呈現外體性時,通常需要借助一些變化作為本體與外體之間的區隔,例如行為上的改變(起乩、舞蹈、咒語),或身體外部的改變(面具、化妝、服飾),這些作用都對應了基本感知橋接的作用,讓其他民眾相信或理解這種演飾。報導中說:研究人員認為,這些面具更像是為了表現死去祖先的靈魂和精神。這些面具上有圓圓的眼睛,突出的眉骨和牙齒。他們呈現出的是當時文明的一種儀式(李采綾翻譯整理,2014)。人類企圖變成或代表另一種的想像存在,成為後續人類文明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成分,滿足在多種文化與生活層面的創造行為。

9000年前古面具,圖片轉載於中時電子報,若有侵犯版權還請告知
9000年前古面具,圖片轉載於中時電子報,若有侵犯版權還請告知
隨著時代改變,感知橋接的應用也廣泛到了日常生活,例如口紅與腮紅會讓其他人感覺健康氣色,染髮會顯得年輕,而不同的服裝則會有不同的認知,整合來說,形象管理就是對現代人的Perceptual Bridge Managerment,從造型上讓人信“你是誰”,及你代表什麼!都可以算是廣義上的Perceptual Bridge,重點是你要別人相信什麼!並且確實把這座“橋”蓋好。

人是視覺得動物,人五官之中接收訊息最多最複雜的也是視覺,欺騙了視覺也幾乎等於改變了整個認知,因此,不單是美,如何從視覺上塑造出多元意義,將成為化妝品應用科系未來發展之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