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

教育部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111年 以同儕教學為基礎導入場域實踐計畫 研究提案分享

教育部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111年技術實作 PSK1110081 以同儕教學為基礎導入場域實踐計畫 研究提案分享

研究計畫主題及研究目的聚焦整合「同儕教學」、「業師夥伴」、「場域實踐」三個概念,最終完成學習成果挑戰。業界專家在學校進行協同教學時,同時也扮演著師父(mentor)的角色,將本身擁有之專業知識與千錘百鍊的技術傳授給學生(徐昌慧,2013)。但另一個「教學者形象」的老師加入課堂除了帶來豐富的實務知能之外,是否能激發更好的內外學習動機,以及其中的影響因素則有待更充足的探討。假設業師是一個類似合作學習知能充足的小組長,或是師徒制之中的足具經驗大師兄,應能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根據黃啟菱(2020)調查五個觸發學習動機的關鍵因素:有趣、有成就感、有未來性、是自主的、是挑戰的。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新教育浪潮,以及新世代求知管道逐漸去權威化與去中心化,師生從早期「尊師重道」轉變為「亦師亦友」的平權關係。如同「朋友」的概念,除了是指互動模式,以同儕教學的理念更適合以一位與學生位階相近的業師夥伴角色來提升學習動機與成效,教學目的則延續110年實踐計畫之多元場域理念,由業師夥伴引領從課堂延伸至場域實踐。整體來說,畢業5年內且在職的學長學姊返校融入教學課程之技術講座,雖然技術與經驗不若資深業師深厚,但在技專校院「自主」專業科系選擇基礎下,藉由同樣學校、同樣科系、同樣專業且年齡相近同儕的親近溝通互動「有趣」,同時展現你也可以在工作場域優秀表現的「未來性」啟示,引領學生進行助理角色的體驗「挑戰」,藉由成果形塑出學習的「成就感」,激發模仿的向上學習動機。在技術實作的研究脈絡之下,提出「以同儕教學為基礎業師夥伴導入場域實踐計畫」。

石美芳同儕教學